学党史 谋发展 ——我校承办CCF绵阳分部计算机课程思政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21-06-02 09:29
发布来源:

 

528日下午1430,我校在高新校区笃行楼522教室承办了CCF(中国计算机协会)绵阳分部的课程思政专题研讨活动

CCF绵阳分部主席覃仁超、CCF绵阳分部秘书长陈华容、CCF绵阳分部副秘书长赵罡、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汤放鸣研究员、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张鹏博士、绵阳技术职业学院赵丽梅老师、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柳波、绵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敏、绵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汤琳以及绵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有省级、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的教师出席了本次活动。研讨会由CCF绵阳分部主席覃仁超主持。

会议开始,CCF绵阳分部主席覃仁超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随后,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柳波对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以及绵阳师范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了阐述,并提出高校教师要在课程设计中增强师生的深度对话、共感意会,才能让学生耳濡目染,走得更高更远。

研讨会上李敏教授、张鹏博士、赵丽梅副教授、汤琳博士、汤放鸣研究员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李敏教授分析了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三个基本问题,并以《软件工程》为例,做了课程思政的案例分享。他强调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随后李敏教授团队成员展示了课程思政与《软件工程》——软件需求章节的工科课程结合的说课案例。

郑鹏博士分享了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路,并以《线性回归应用—GDP预测》为例,做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案例分享。他提出课程与思政需要课堂内外结合、学校内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教师要擅于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赵丽梅副教授以《前端交互设计基础》课程为例,对“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下之有效教学探究做了分享。她提出课程思政建设中,特色团队是关键,学情分析、教学资源是基础,她还强调课程思政要设计有效的育人机制以及选择合适的思政模式。

汤琳博士以《数据结构》为例,分享了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实践路径。她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享了“三熟、三能、三有”的课程目标以及点、线、面、体四维模式设计的教学内容设计。

汤放鸣研究员分享了课程思政开展方法论的思考,他提出要寓思政于课程中,在课程中融思政,教师是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关键要素。另外,汤放鸣研究员还分享了求知求学和做人做事的修炼,提出人生是一场修行,课程思政更是一门修行,教师既要内修也要外行,才能更好的开展课程思政。

最后CCF绵阳分部秘书长陈华容就各位教师的发言以及提出的建议进行了梳理总结,希望大家能够不断探索课程思政的途径和方法,在教学设计中有机融入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社会责任、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等思政元素,将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本次研讨会与会人员就课程思政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分享了很多宝贵建议,对于促进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