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非师范本科) —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我校为适应物联网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经教育部正式批准的新工科类本科专业,学制4年。本专业于2014年首届招生,2018年获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被授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应用型示范专业”称号。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物联网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既懂硬件也懂软件,适应物联网技术相关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就业覆盖物联网生态系统中的各类软件、硬件和服务型公司。本专业以物联网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学校“地方型、应用型、教学型、师范型”办学定位,坚持学校“师范做强、应用转型、协同创新、综合改革”的办学思路和OBE教育理念,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构建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物联网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厚专业基础与技能、强教学改革与产教融合、重学科竞赛与创新的专业特色。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5人、博士3人、硕士12人。截止2022年,本专业已培养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毕业生遍及西南地区众多物联网工程相关企业,多人通过公招考试进入党政、事业单位,从事物联网领域相关工作。
本专业现有物联网安全实验室、RFID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无线传感网络实验室、物联网实训室、网络协议实验室、软件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10余个,实验设备300余万元,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拥有丰富的专业图书和数字资源。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培养能够胜任物联网工程领域从事规划、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及相关专业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所培养人才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掌握扎实的物联网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外语应用和学习发展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跟踪掌握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主干课程:ZigBee网络原理与应用开发、高频电子线路、近场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模式识别与状态监控、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RFID技术及应用、多媒体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物联网编程技术、物联网定位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网络融合原理及技术。
就业方向:在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附件:物联网工程专业2023年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