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发布日期:2023-12-03 23:11
发布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是绵阳师范学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现设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5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专业、绵阳师范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人工智能专业为教育部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项目专业、绵阳师范学院卓越中职教师示范专业、2024年通过计算机师范专业二级认证;物联网工程专业为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信息安全为国家级新工科实践建设项目专业。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余人。

师资力量:教职工5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人,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14人,硕士生导师5人,校级教学良师3人。同时,学院拥有一批来自中国科学研究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优炫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九州集团、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绵阳科技城工业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等单位及兄弟院校的多名专家、教授、一线工程师组成的外聘教学科研队伍。

办学规模:学院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及服务社会项目。2014年招老挝留学生36名,2016年首届招收环境工程(环境信息智能处理方向)硕士研究生。主考信息技术教育本科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专科自考专业,在读学员达到800余人,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网络学历教育,承担信息技术国培项目1项、四川省民培项目2项,培训中小学教师近1600人。

实训条件:学院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前建有实验室30多个,实验室面积达4000余平米。建设有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同时学院不断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开阔办学视野,积极与地方科研院所、企业谋求合作与发展,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工作,实行开放办学、合作办学,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目前北京优炫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九州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虹信软件有限公司、昊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20余家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合作与创新创业工作,打造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创新创业平台。

社团活动:学院建有“四川省物联网高校重点实验室”、“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3+1”工程创新实践中心(因仑班)”、“Boss计划--互联网+创新精英社区”、“学生人文素质养成中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反网络犯罪联合实验室”,组织成立了电子设计、软件开发、IT知言、师范技能及生活礼仪等多个学生兴趣小组,拓展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学风良好,创新实践能力强。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四川省蜂云谷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暨电子商务专项赛、全国高等学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高校NOC)竞赛、全国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等竞赛中成绩优异,多次荣获金奖及一二三等奖。考研报考率和上线率逐年提高,各专业就业率近年来均在90%以上。

办学定位:学院遵循学校“地方型、应用型、教学型、师范型”的办学定位,坚持“师范做强、应用转型、协同创新、综合改革”,育人为本,服务地方。以学生为本,以师资队伍和学科专业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完善、文化建设、协同创新和开放式办学为重要举措,深化综合改革,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积极促进学科专业间的交叉与渗透,内涵发展与外延拓展并举。把握机遇,全力推进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为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也许学院发展的过去你来不及参与,但学院现在和未来的大门向你敞开!我们热诚邀请省内外信息产业以及相关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加盟学院,热情期盼各界朋友和校友来校参观、指导,共谋发展,热烈欢迎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报考。

 专业概括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非师范本科)—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专业、绵阳师范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教学、电子产品的研发与管理等工作,成为电子信息类学科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并为高一级学校培养输送后备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EDA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等。

就业方向:面向大中小型企业及电子行业,从事电子工程设计、生产管理、设备维护、市场运营、技术培训等。

■□人工智能(非师范本科)—教育部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实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良好的外语水平和优良的综合素质,掌握计算机、电子信息、统计和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能够在工业智能控制、计算智能及应用、智慧系统应用等现代产业领域从事与人工智能专业相关的设计、开发、制造、运营和管理等工作的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人工智能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Java程序设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及应用、计算机视觉实战、人工智能创新项目实战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人工智能产业及其应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本科)—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项目专业、绵阳师范学院卓越中职教师示范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逻辑、抽象思维和软件设计、硬件维护和网络管理能力的计算机方面的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微机原理与汇编、计算机网络原理、大型数据库程序设计、编译原理、软件工程、TCP/IP协议、路由技术、网络程序设计等。

就业方向: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及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计算机教育、计算机应用及网络管理、维护工作。

■□物联网工程(非师范本科) —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电力等行业的系统集成与物联网协议开发工作,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ZigBee网络原理与应用开发、高频电子线路、近场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模式识别与状态监控、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RFID技术及应用、多媒体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物联网编程技术、物联网定位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网络融合原理及技术。

就业方向:在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信息安全(非师范本科)——国家级新工科实践建设项目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立足绵阳、面向四川、辐射西部,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修养、良好科学技术与工程素养,系统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应用知识,具有责任意识、科学精神和宏观视野,能够在高校、企业、政府、金融等部门,从事信息安全产品开发、安全运维等工作的信息安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及安全、通信原理、Web安全、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安全、密码学、防火墙技术及应用、软件安全、VPN技术及应用、信息内容安全、日志收集与分析、操作系统及安全实践、Python网络爬虫、漏洞扫描与防护、云计算与云安全等课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及安全、通信原理、Web安全、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安全、密码学、防火墙技术及应用、软件安全、VPN技术及应用、信息内容安全、日志收集与分析、操作系统及安全实践、Python网络爬虫、漏洞扫描与防护、云计算与云安全等课程。

就业方向:高校、企业、政府、金融等部门:信息安全产品开发、安全运维。高校、企业、政府、金融等部门:信息安全产品开发、安全运维。